各式按鈕背景:基本篇


最常見的按鈕就是個長條型的色塊,配上文字說明讓使用者知道點擊這個色塊能達到什麼目的。讓這個色塊擁有像現實生活的光影變化,在視覺上更顯精緻。可接著各式按鈕作法:文字篇 的步驟接著做。

各式按鈕作法:文字篇


在 App 裡,許多操作方式都需要透過「按鈕」,本篇將介紹如何在Photoshop作出各種樣式按鈕上的「文字」。包含立體凸起、或是凹陷的質感。按鈕本身的作法也有很多種表現形式,將另開一篇專講背景製作。

各種狀態與突發狀況

即使畫了非常精細的 UI FLOW、每一頁 Wireframe 旁也寫上詳盡的註解,但在專案後期 RD 仍是發現許多在前期規畫階段沒有被考慮進去的情況,這是為什麼呢?有一種可能性是漏了思考「各種狀態」和使用者的「突發狀況」。這會導致開發時程延後,因為訂定的規則不夠準確而再次召開討論會議確認細節。甚至發現此路不通但該功能已經做下去了無法修改進退兩難的情況。

Portrait 和 Landscape,談螢幕方向

直式螢幕稱為「Portrait」,橫式螢幕「Landscape」,頁面會依照橫直螢幕不同而改變形式的作法稱之為「Auto Orientation」。不管是 iPhone、iPad、還是 iPod,它們都是長方形的,一般情況下會直式使用,但某些情況就會轉成橫式更為合適,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遊戲類。什麼情況下會轉橫使用?橫式和直式的頁面樣子是否會不同?要怎麼調整呢?從 iOS 內建的 App 就可以發現數種切換模式與其代表的功能。

App 切圖檔案命名方式


一個 App 通常會有很多張切圖,不管是 iPhone 需要 1x、2x 圖檔,Android 需要至少 3 種 hdpi、xhdpi、xxhdpi。在龐大的切圖數量下如何讓負責套圖的 RD 快速找到所需圖檔,檔名的命令方式就需要雙方統一格式方便大家作業。

改不停的設計與加班

台灣是個很不尊重專業的地方,尤其是設計這個行業。相較之下,沒什麼人敢第一時間質疑醫師開的藥方,也沒幾位敢對著律師嗆聲說法條引用錯誤,更不會有人衝進廚房搶大廚的鏟子煮給他看。做設計做久了,從沒被客戶改稿改超過 5 次以上的人真的需要燒香拜佛感謝老天保祐。(相信一定有人被客戶搶過滑鼠,建議改用 Wacom 繪圖板,就算客戶跟你搶筆也會因為不懂使用而馬上還你,擺在桌上看起來專業唬人好用。)

無損圖片的介面製作方式(下)

之前在無損圖片的介面製作方式(上) 提到製作 App 介面時會面臨各尺寸螢幕解析度不同的問題,PSD 需要放大縮小使得最後產出得切圖模糊失真。本文將介紹智慧型物件、智慧型濾鏡、在ai畫好、貼到ps的技巧、遮色片、調整圖層等不同的技巧。

無損圖片的介面製作方式(上)

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被用來設計 APP 介面軟體為 Adobe 的 Photoshop 和 Illustrator。Illustrator 屬向量軟體,不管再多次的放大縮小,向量圖的質量不會因此改變。Photoshop 是繪圖影像處理軟體,像素圖片一經放大縮小後畫質會變差,偏偏目前 iOS 需製作 2 種、Android 至少也要作 3 種尺寸的圖檔,有時候還會有不知道哪邊來的交辦要 UI 協助製作「等身高大 iPhone」。為了提升畫面的精緻度(和對付這種強人所難的需求),還是盡量以無損圖片方式製作圖稿、運用比較靈活。

UI 跟 RD 溝通的三個誤區

我相信一定有 RD 想砍了他們家的 UI,講話這麼風花雪月,有點邏輯概念是會怎樣。也一定會有 UI 想撬開他家 RD 的腦袋,都用這麼多形容詞和例子說明了怎麼還是聽不懂,腦袋有洞喔。這其實真的不能怪 UI 或是RD,他們本身的思考迴路本來就不一樣。達文西這種超神級人物有史以來也就這麼一位,(他是畫家、雕刻家、建築師、音樂家、數學家、工程師、發明家、解剖學家、地質學家、製圖師,植物學家和作家),要求平凡人等文武全才也太超過了。

這篇文目的在分享和 RD 相處的經驗(順便捅我家老公),不代表所有RD 都是這麼缺筋,RD 也有百百種人啊。

十大易用性原則

身為 RD 的你受過太多 UI 的氣嗎?老是發現邏輯不通需要打掉重練被延誤時程嗎?常被 UI 嫌念理工的沒有美感都不懂嗎?報仇的時間到了。這篇文雖然說是「十大易用性原則」,也可以說得上是:「教你如何捅 UI 」。RD 最擅長講理,就來跟 UI 講理!從易用性下手找 UI 麻煩,沒有幾位 UI 不中刀的…

什麼是 Wireframe ?


老實說我受夠某客戶和某設計公司老是把 Wireframe 喊做 Storyboard 了!每次聽到都要克制翻白眼的欲望。拜託不要開口閉口說「我們很重視 UI、我們很有經驗」,卻連基本名詞都講錯。這跟義大利跟維大力一樣、相差十萬八千里啊!

為什麼要畫3次 Wireframe?


每個新案子進來,我通常會畫至少 3 次的 Wireframe,記錄靈感 > 完整繪製 > 電子化。好像重工了喔?可是你哪來的自信覺得設計 App 介面能一次到位呢?靈感乾涸對設計師來講理所當然、RD 都跳坑了才發現設計有錯缺東漏西也很正常、接手修改前人留下的舊案子卻找不到相關文件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。為了要避免發生這種慘況,畫 3 次以上的 Wireframe 比較保險。